指弹社区-「爱指弹!Love FingerStyle!」吉他论坛

标题: 如何给木吉他上弦-详细图解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Jerry    时间: 2009-1-15 10:30
标题: 如何给木吉他上弦-详细图解
-
来源:吉他中国


注意:除非你有特殊的原因需要一次卸下所有的弦——比如给吉他做做大扫除、装修一下什么的,最好还是一次只换一根弦,因为这样能保持琴颈适当的张力,卸一根,装一根。另外,弦还有张力的时候,不要去剪断它,因为这样对琴颈的伤害很大。


第一步


从一弦或六弦开始换,请注意弦锥是怎么插在孔里的。把新弦放入孔中,让双绕组最粗的部分远离音孔。


第二步


琴弦应该放入槽孔和相应弦锥上那道槽的前沿,把弦头放入孔中大约1-2英寸深。


第三步


第四步


注意:多数琴码都没有跟琴码槽粘起来,琴弦的张力将把琴码固定,并让琴弦合适的排列开来。


第五步


一定要把琴弦系到正确的弦栓上(如图)。把琴弦穿入栓上的孔,给琴弦留松一些(预留一段),因为在调音的时候,要把弦在弦栓上绕几圈。  


第六步


弦穿过孔之后,把琴弦末端以反方向饶着弦栓缠半圈(三根低音弦是顺时针方向,三根高音弦是逆时针方向),这样就给琴弦打了个结,从而避免了弦的滑动。(见下一步)      


第七步


(注意:吉他的摆放反过来了,这样更容易看清楚琴弦是怎么锁到轴上的。)在从琴弦的长段穿过之后,短的那段就在长段的上方向后弯曲。在你调弦的时候,你会注意到这一步形成了一个防止弦滑动的锁。      


第八步


在琴弦调音(A-440标准定弦)之后,多出的弦长可以剪掉,通常是在距离最后一道弯1/4英寸的地方。注意,琴弦绕轴至少得有2-3圈,每一圈都应该在前一圈的下方,或者说更接近弦栓的底部。这样能更好地保持琴弦不跑音,看起来也更整齐。           


第九步


有时候你可能会碰到一把老式的吉他,它有着比较薄的琴桥,或者琴弦上距离弦头的双绕组比较长。我们不推荐这种连接琴码的方式,因此我们告诉你一种老拨弦工匠的技巧和修补措施。用一个旧弦上的弦头装到新弦上,抵着第一个弦头。这样将有效地把弦拉上琴桥,把琴弦最粗的部分直接从琴码连接处移开。

就是这样了!你做得很好。调好音,尽情享受吧!
作者: inking    时间: 2009-1-15 14:16
学习了·
作者: flw629    时间: 2009-1-15 17:01
学习了·
作者: aoqihuanyi    时间: 2009-1-17 01:52
前两天才连断了两条1弦     其中一条DD的
心痛死我    现在对调弦有恐惧了
作者: JAY    时间: 2009-1-17 01:54

         呵呵    顶一个!
作者: 承诺太遥远    时间: 2009-1-18 11:19
貌似我还是不太会
作者: Jerry    时间: 2009-1-18 12:35
标题: 回复 4# aoqihuanyi 的帖子
我也是  每次调弦都还怕弄断  心里有阴影了
作者: 苏打绿男生    时间: 2009-8-23 15:30
看了第一句话就震住了。从来换线都是全拆了再装的,额。。长见识了
作者: buhuiwang    时间: 2009-8-31 18:29
学习ing
作者: jumper    时间: 2009-8-31 21:09
有图有真相帮助不会装弦得朋友~
作者: maihongwei    时间: 2009-9-1 08:35
谢谢~~~前段时间全换完了 给琴清理了下
作者: mengbingran    时间: 2009-9-3 01:13
啥时候上一个古典的换弦啊...那个很痛苦.......
作者: zgy118    时间: 2009-10-6 13:55
早看到这个我换弦就不用那么痛苦了…
作者: qinbowen9561    时间: 2009-10-6 23:12
今天断了3根弦哦也  
作者: frankwoe    时间: 2009-10-6 23:17
我的新琴配的DD弦才用俩月咋先生锈了捏?
作者: weiqi    时间: 2009-10-7 09:34

作者: spidermengj    时间: 2009-10-9 15:21

作者: erlking0932    时间: 2009-10-10 12:08
谢谢了
作者: TiraisuT    时间: 2009-10-11 17:08
嘎嘎...

长见识咯..

上次换琴弦还是全部都换下..

哈哈
作者: xixixi418    时间: 2010-12-3 15:12
支持下
作者: bingchen    时间: 2010-12-20 21:03
7# Jerry     是啊 ,阴影啊,我要走出阴影,
作者: 叶落秋无声    时间: 2010-12-23 23:26

作者: gdwyj    时间: 2011-1-18 11:32
学习中......
作者: playdee    时间: 2011-2-6 15:43
好哦 ~~THX
作者: 戴况    时间: 2011-2-15 22:04
  冬季来临,天气寒冷干燥,人们在室内的活动时间较多,许多季节性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开始流行,如流行性感冒、甲型H1NI流感、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。如何防控这类疾病成了家庭个人以及学校、车站、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
  红外测温仪体积小、重量轻、使用方便,是家庭个人、学校、医院等重要场所防控流感疾病常用的测量仪器。尤其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,家中被用红外测温仪随时给孩子及家人测量体温,是预防流感以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好方法。它能可靠地测量人体体温、危险的或者难以接触的物体,并且不会污染或者损坏被测物体。

  红外测温仪采用红外技术可快速方便的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,不需用机械的接触被测物体而快速测得温度度数。只需要瞄准,按动触发器,在LCD显示屏上就可读出温度数据。红外测温仪的使用范围非常广,适合从幼儿到老年的任何一个群体使用,人人都可以用,无需接触、无激光点、精确度高,反应时间快,仅需0.5秒就可以准确测出体温,而且对人体无任何伤害。病人和儿童测量体温时,无需站立,唤醒或触摸。家用、学校、医院使用方便安全、快捷、准确。

  除了方便人体测温外,它还可以:

  1、测量牛奶瓶的水温,方便冲调Baby的奶粉。

  2、宝宝洗澡的时候测一下水温,不必再担心水温过凉或者过烫。

  3、准备想要宝宝的女性可以随时利用它来监测基础体温,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,还能测温判断怀孕等。

  4、在流感期间替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可以随时观测家人的体温,简单又方便。

  为了确保正确的使用红外测温仪测温,根据人体皮肤的差异,测量的温度会有所不同,当室温变化很大时,应把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置于室内1520分钟后再使用。因此,使用红外测温仪时还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:

  1、只测量表面温度,红外测温仪不能测量内部温度。

  2、不能透过玻璃进行测温,玻璃有很特殊的反射和透过特性,不允许精确红外温度读数。但可通过红外窗口测温。红外测温仪最好不用于光亮的或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(不锈钢、铝等)

  3、定位热点,要发现热点,仪器瞄准目标,然后在目标上作上下扫描运动,直至确定热点。

  4、注意环境条件:蒸汽、尘土、烟雾等。它阻挡仪器的光学系统而影响精确测温。环境温度,如果红外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度或更高的情况下,允许仪器在20分钟内调节到新的环境温度。

    去年,在预防控制甲流方面取得重要成效而被广泛应用的倍尔康JXB-178人体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,是一款经济实惠的全国联保产品,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有品质保证,在卓腾网上仅售348元,广受民众的好评。该款产品是一款专业测量人体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,不带激光点,避免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。倍尔康JXB-178人体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符合国际ASTM-1965-98标准,通过欧洲共同市场安全规范、美国医用医疗器材标准、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规范。

  可以说红外测温仪的应用,为甲型H1N1流感自查、筛查提供准确的计量技术保障,在流感防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人体红外测温仪作为先进科技的红外设备,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测温工具。家中备用一台红外测温仪,及时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,在这个冬天让您和家人的身体和生活变得更健康!

作者: 吉他新人123    时间: 2011-2-25 17:11
学习了
作者: children90    时间: 2011-3-12 16:07
好贴,停上!
作者: aztbt    时间: 2012-5-5 21:50
技术贴啊
作者: 好好吃面    时间: 2012-7-16 21:17
收藏了!  相信以后会有用的
作者: zyl822    时间: 2012-10-10 12:56
回复 1# Jerry

学习中
作者: 加兴    时间: 2012-10-14 23:48
路过中  支持下!!!
作者: danielyoo    时间: 2012-10-21 12:03

作者: addknot01    时间: 2012-11-9 15:05
调好的琴,多久要松一下?主要是想保护琴。
作者: 走你    时间: 2013-9-19 01:26
有图又真相。需要支持
作者: Love指弹Style    时间: 2015-9-20 09:42
cdsc,sdc




欢迎光临 指弹社区-「爱指弹!Love FingerStyle!」吉他论坛 (http://www.fingerstyle.cc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